昆虫百科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昆虫养殖

昆虫养殖

江安男子放弃厂长职位岁回乡创业2年后月入10万带领乡亲致富

中国昆虫网2024-04-27昆虫养殖昆虫光照培养皿图片
江安男子放弃厂长职位岁回乡创业2年后月入10万带领乡亲致富,昆虫光照培养皿图片,昆虫养殖哈尔滨公司招聘,原标题:江安男子放弃厂长职位,40岁回乡创业,2年后月入10万,带领乡亲致富!“这段时间正是青蛙由幼蛙长至成蛙的关键时候,松懈不得……”4月10日,在江安县水清镇葛

江安男子放弃厂长职位岁回乡创业2年后月入10万带领乡亲致富

   原标题:江安男子放弃厂长职位,40岁回乡创业,2年后月入10万,带领乡亲致富!

   “这段时间正是青蛙由幼蛙长至成蛙的关键时候,松懈不得……”4月10日,在江安县水清镇葛藤湾村的青蛙养殖基地,业主于晓平正在指导饲养人员。

   40出头的于晓平,从事青蛙养殖虽仅有3年头,但他却已建立了面积超过300亩的养殖基地,年销售收入达300万元,成为了川南地区数一数二的蛙王。

   于晓平外出务工,靠着踏实勤奋的工作态度,仅3年就成为工厂的生产负责人。但他并不止步于当时的成绩。在担任厂长的4年后他毅然辞职下海单干从事钢结构经营,这以后,他靠着对诚信的坚守和替客户着想的经营理念,在历经6年多的努力为自己在当地市场争得一席之地。这时的于晓平已经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时,2015年4月,一次朋友请他到一个养蛙、钓蛙、吃蛙为一体的特色农家乐做客。“当时我就发现那里的这个自然生态和地理面貌和江安老家几乎就是一模一样,当时我就萌生了回乡养娃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的念头。”于晓平说。就是这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于晓平的人生。

   2015年底,于晓平回到江安在葛藤湾村选好基地建设地址,聘请了当地20余个村民(农村养什么昆虫好呢),搭建班子、培训技术,为基地的生产和建设早早的做好了准备。

   说干就干,2016年春,在经过3个月的场地建设后,就引进蝌蚪开始了他的青蛙养殖。于晓平凭借自己做钢结构的经验,觉得做任何行业都要相信技术和依靠人才,科学技术才是真正的生产力,于是他从四川农业大学重金请来了专家,并且每个环节都要求专家亲自参与,确保养殖一举成功。

   功夫不付有心人。2016年8月,在经历了4个多月的精心养殖后,100多亩青蛙喜获丰收,不仅青蛙为他带来了40多万元的纯利,而卖蝌蚪和自己研发的配方饲料,又让他赚了近10万元。

   从这以后,靠着掌握的技术和细心,于晓平在专家的帮助下高标准建设,稳扎稳打推进和扩大养殖规模。目前,葛藤湾村基地的养殖规模已扩大到200多亩,又新建七星村养殖基地100多亩和康家坝育虫场100多亩,辐射带动基地周边农户自养多亩。

   走进青蛙养殖基地,除了青蛙生活区,其余地方种植着水稻。“不仅在青蛙休息区域种水稻,今年还放养了适量鲫鱼和泥鳅。”于晓平说。

   2016年,于晓平养青娃虽然成功了,但他发现在炎热的夏天因水温高,青蛙都喜欢钻入休息区的草丛里。“天气炎热青蛙要遮阴,我为何不利用休息区地块种一季水稻解决这个问题呢?”

   于是,从2017年开始,于晓平就在青蛙基地休息区域全部种植水稻供青蛙休息纳凉。同时,青蛙是复眼动物往往饲料吃得不是很干净,而且很多饲料会粘在青蛙脚蹼上,他又在水里按比例引入了与青蛙同时在稻田生活的的泥鳅和鲫鱼,限度的利用了饲料。令于晓平惊喜的是,2017年,1亩地产出的2公斤水稻, 公斤泥鳅和鲫鱼给他带来了每亩近3000元的收入。

   今年,于晓平更是引进了有机青蛙饲养技术,利用酒糟、牛粪等废料,养殖昆虫,用昆虫作为青蛙的饲料,让人工饲养的青蛙和野生青蛙吃一样的食谱,这样长出来的蛙肉完全和野生蛙肉质一样的鲜香。

   随后笔者又参观了于晓平在江安县城刚开业能吃上全蛙宴的园林式餐厅,“如果一切正常,今年青蛙、蛙苗、水稻、鲫鱼、泥鳅、餐饮等各项收入将突破0万元,其中15个贫困户务工的工资可能会在万左右,终于大家都富裕了……”于晓平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