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叫声有了同声传译上海科技馆首发发AI听有虫小程序
中国昆虫网2024-04-29昆虫知识昆虫识抖音
虫虫叫声有了同声传译上海科技馆首发发AI听有虫小程序,昆虫识抖音,小朋友不认识昆虫的原因,自然界的鸣虫声音有了“同声传译”。今天下午,上海自然博物馆“夜听虫吟”-昆虫足识别2019年“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正式启动。现场,馆方发布“听有虫”小程序,这是人工智能在“鸣虫声音识别
虫虫叫声有了同声传译上海科技馆首发发AI听有虫小程序
自然界的鸣虫声音有了“同声传译”。今天下午,上海自然博物馆“夜听虫吟”-昆虫足识别2019 年“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正式启动。现场,馆方发布 “听有虫”小程序,这是人工智能在“鸣虫声音识别”方面的首次尝试。 目前“听有虫”小程序已上线种鸣虫的声音样本可供采集者查询、比对。
本次“鸣虫识别”活动中,上海自然博物馆联合华东师范大学昆虫研究团队,试图绘制“鸣虫声谱数据库”,解决科学家采集鸣声样本的难题。上海自然博物馆希望在公众与科学研究两者之间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公民科学”的新形式,鼓励公众“像科学家一样”观察自然、记录自然,采集的数据通过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平台收集并分享给鸣虫研究的科学家,推动未来的昆虫鸣声研究。
活动期间,馆方还面向公众招募一批“自然联络员”,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近30个城市,将成为本次公民科学项目的“种子选手”。他们将有机会参加鸣虫采集的线上培训,以及全国范围内鸣虫声音的采集行动,还将作为“鸣虫天下”展览的“公众策展人”。
当天,上海昆虫博物馆馆长殷海生受邀为公众带来了题为《昆虫的简单小知识手抄报》的科普讲座,通过节气和中国传统的虫文化,鸣虫的形态结构、发音机制以及鸣声分析,介绍鸣虫的种类和鸣声特点,阐述昆虫在自然界的重要性和多样性。在随后举行的“鸣虫工作坊环节,观众接受了户外鸣虫声音采集的培训以及昆虫标本制作。
“我的自然百宝箱”活动是上海自然博物馆的一项品牌教育活动,旨在鼓励公众走进自然、记录自然、收藏自然。自2016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4年,共有超过十万名观众参与到活动当中。
相关文章
- 走进田野探索奇妙的昆虫世界
- 在交配结束后雄螳螂为了避免被吃掉已进化出特殊能力
- 一个很老的蚂蚁游戏有什么五款蚂蚁题材的人气手游手机版推荐汇总
- 紧急提醒最近少穿黄色绿色衣服出门
- 施甸农家书屋小阵地群众精神大粮仓
- 南美丛林中的巨型昆虫-泰坦大天牛昆虫界真正的巨无霸
- 探访冰城病媒实验室养虫人裸眼辨蚊蝇公母
- 昆虫小世界的神奇与美丽让人忍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
- 娱乐科普两相宜儿童剧虫宝宝陪你过六一
- 不出广州2带孩子看遍全世界的昆虫分分钟涨知识
- 生态保护与食品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田文礼研究员—昆虫食品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每个人都能开启自己的人生
- 【昆虫记相应的知识习题】巴林小课堂探秘奇妙的昆虫世界
- 热搜建议六三三改为五二三;罕见暖热将迎点时间
- 但在学校呆久了的我却没太注意老板所说的规章制度
- 生态昆虫艺术展昆虫的奥秘等你来揭秘
- 纪录片《教宝宝认识昆虫吗k21》全7集10P超清
- 不负好春光文旅百城寻春影像大PK
- 暑假小知识-夏季常见的昆虫篇
- 注意床虱已经蔓延至亚洲韩国最近多个城市出现床虱报道